展览信息
(9月 15, 2016 10:11 上午)
柏林电影节|主竞赛片单揭晓 (1月 21, 2016 1:57 上午)

第二十二期LAS回顾:往电影核心里去

(文文周/文)

作为不亦乐乎的宣传总监,过去六年里面,顿河接受媒体采访,全为工作。跟姜文导演的合作,关于自己的事情,都不曾去讲。然而第22期L.A. 艺术沙龙上,他首度跟柏林的年轻人们分享了自己对《一步之遥》,电影行业,以及工作状态的看法。当站到一个远比较远的角度,去回看国内的电影工作,宣传、营销、编剧这些具体的事物变成了脚下的基石,最终,他大步一迈:“如果你对一个行业感兴趣,最好的方式是进入这个行业的内核。”

从媒体人到电影人 

如何从文学青年,走了一条看上去有点绕的路,做电影宣传这个具体又繁琐的工作,走到《一步之遥》编剧之一的位置,是很多有电影或者文化产业梦想的年轻人关注的。顿河成长于湖北黄冈,高二时在理科强盛的环境里,选择了文科,考入复旦新闻系。大学时的的理想是做新闻,接触了很多电影和文学作品后,想法发生了一些改变。

顿河:“原来我觉得新闻是非常接近事实的,但是新闻你永远在描述一件过去时的事情;第二是我们从媒体上看到的报道,永远带着个人倾向,感情色彩;当我们看到一件事情最尖锐最矛盾的一个部分,往往是这个整体里体积最小的部分。当你看到耸人听闻的标题,往往离真正的事实有很大差距。第三,表述事情的时候,那个真实,不如你创作作品的那个虚假,所呈现出来的真实,更有意思。所有的电影都不是真实的,都是导演的意思,但它创作出来的那个世界,是真实存在的。体现了这个导演的价值观,审美观,对事物的看法。这个让我觉得比简单地告诉大家‘我在现场’,更有意思。”

 07年顿河以记者的身份去报道威尼斯电影节,遇上帕瓦罗蒂去世的消息。他跟同事为抢新闻没去看电影,在语言不通的情况下找到了帕瓦罗蒂郊外的故居。不仅是最早到的亚洲记者,比意大利国家电视台都早到。当地的媒体看到两个奇怪的中国人摆了一束花在那,就一直远远地跟着拍。隔天当地报纸就刊登了两个中国人献花的新闻。结果追报道这件事情从媒体出来变成了帕瓦罗蒂影响多么大,两个东方人来献上敬意。这件事情更令顿河意识到,处在新闻现场的兴奋感很快就会过去,并不是他希望表达或者呈现认知和情感的方式。

顿河:“如果你对一个行业感兴趣,最好的方式是进入这个行业的内核。对于电影来讲,媒体报道是最外的一层。宣传营销,从乙方到甲方,会接近电影的主体。那电影的核心是创作。我的乐趣,热情也在此,这也是我加入的动力所在。”

也正是在07年威尼斯电影节,他遇到姜文导演携《太阳照常升起》参展,从此结下工作的缘分,08年他当上不亦乐乎公司的宣传总监,一干就是六年。

3

顿河聊从媒体人到电影人的转变

 

《一步之遥》里的双重身份

《一步之遥》在《让子弹飞》之前就开始筹备,经历四年的打磨后与观众见面。顿河作为编剧之一,从最早就参与了“阎瑞生”故事的策划和讨论,期间王朔、郭俊立都完整写过初稿, 拍摄阶段,廖一梅加入女性视角。开拍以后,姜文导演每天都要再打磨台词,顿河表示自己更多做的是组织和呈现的工作,他笑称自己从前到后都在,是苦劳多一些 ,“现场剧本的每个字儿都是我打出来的。”

顿河:“电影可能分为两类,一类是导演主控的作者电影,编剧也好,摄影也好,都是完成导演的个人风格的呈现,另外一类是剧本主控的电影,剧本强大到,不论哪个导演来导,只要完成任务,都能有不错的成绩。后者《国王的演讲》或者像这次的《模仿的游戏》。”

姜文自己也是编剧,其他人共同来呈现他作为导演的想法。他对编剧也是尤为保护,不仅为他们创造好的外部条件,吃好喝好,也会为他们创造,“你们是最好的”的状态。他相信在这样的状态里,编剧才能拿出更有意思,或者更接近他的意思的东西。《一步之遥》现场的编剧团队模式是,每天拍摄结束时迎来导演审稿。姜文说一遍意见,大家整理,等到第二天早上他健身时,顿河去念修改好的版本,这之后出来的最后版本,才会给到演员。

遇到对剧本不满意的时候,姜文通常会这么说,“我觉得你们写得已经非常好了,可能用在其他的电影里比较合适。”或者,“你们已经写得非常好了,我相信还会有更好的。再给你们一天时间的话。”总之,如果他说,“我觉得很好”,那就是不太好,他如果不说什么,那反而是好的。

顿河:“这样的创作方式不一定是唯一好的方式,这种方式中,与其说是编剧在修改,不如说是作者在提高标准,导演本身在任何阶段都想追求这部电影最完美的形态。在配音阶段台词还进行了调整,导演愿意把这个创作的过程保持到最后一刻。”

这是顿河第一次从编剧的位置上讲编剧的过程。

6.pic

顿河第一次谈《一步之遥》编剧创作

电影的创作和营销是完全不一样的,创作是要尊重电影本身,营销则需要更多考虑观众的感受。顿河恰好又是《一步之遥》的宣传总监,曾经他做记者时向姜文提问的“会不会担心观众看不懂的问题”,在《一步之遥》时回到了自己身上。

顿河:“压力来自于,身份不同,判断不同。当你长期沉浸于创作者的感受,你的体验会更偏向于创作者的语境。你很难一下转变成去体会观众怎么接收这些信息。这样的双重身份给我的工作带来了一些障碍和问题。” 

电影本身的属性决定它商业上的弹性,并不完全取决于营销,而好的电影营销要转化成观影冲动。 对于《一步之遥》,顿河坦言有更高的期望,但是编剧和宣传两项工作他都很满意。能作为创作者之一,他很骄傲。电影的审美是他尊重的审美。另一方面,一步之遥虽然离20亿不止一步之遥,它也是中国票房最高的文艺片。

经历《让子弹飞》和《一步之遥》之后,顿河对自己在电影行业里的定位,有了新的想法和判断,他将在新年里启动自己的项目,做更核心工种和工作的尝试。一如他跟LAS们所分享的,“做你有兴趣,有能力做的事情。如果想去做一个行业,就往核心里去。”

5

LAS们在Betahaus听得津津有味

现场观众访谈摘录:

1.请谈谈《一步之遥》的主要宣传方式,媒介。这些宣传方式里面,实际最有效的方式是什么?

顿河:从《让子弹飞》到《一步之遥》,这四年之间是中国电影营销市场发展很快的一个阶段。这期间还诞生了像《失恋三十三》天,《泰囧》这样的电影。这个行业发展很快,我刚进电影宣传行业的时候,电影票房才100亿,现在已经是300亿。这个速度是非常快的。在这种快速中,会产生很多偶然事件。你都不知道这两年是哪些人突然就进了电影院了,这个过程当中,会遇到观众饥饿的状态,一个话题性的东西,使得非理性的或者不稳定的因素增多。说这个是因为,我觉得一个成功的营销模式要套用到别的电影上很难。

《一步之遥》这样体量的影片,它和小成本影片不一样。比如像《十万个冷笑话》那样的电影,它只需要抓住一个人群就可以了。对于大体量的电影,它垦地需要全媒体的覆盖。纸媒主要是营造话题的作用,中前期的推广,更多地是针对电影从业人员。我个人觉得新媒体最大的趋势在话题的引导性上,但是在电影上用得特别好的并不多见。新媒体过于广泛,影视行业在新媒体上的营销,偶然性多一点。新媒体所占的比例肯定是越来越多,但是即使你投放到大号,新媒体人群,但是和真正看电影的人出来的直观感受比,是一滴水和海洋的比较。

1

观众提问

2.我记得《太阳照常升起》上映时我还在北京上学,有一点不懂,但是大概能明白他要表达对共和国历史的书写,《一步之遥》的时候,他用了很多对于西方艺术史的模仿,拼贴,也带了了一些新的视觉体验,可是不知道把这些东西都拼贴到一起的时候,到底要表达什么?

顿河:我个人的感觉,《一步之遥》和《太阳》的看不懂,是不一样的。《太阳》,是真的看不懂。这个故事的主线是需要你看完以后重新梳理的,并不是线性结构。《一步之遥》是线性结构,很多人的看不懂,是明白故事的走向,但是不懂导演表达的意图。我明白你说的问题,但是我没法代替导演来回答这个问题。我从观众的角度认为,电影是导演跟观众的交流,尤其是作者导演来讲。《一步之遥》导演在细节上做了很多他的陈设,把想讲的一股脑儿都讲了。我觉得它比较像《布达佩斯大饭店》,强烈的个人审美,不是大众的审美,第二它与现实有距离感,它讲述的现实不是真实的现实,第三,他讲的是那个礼崩乐坏的时代。马走日这个人物,我很认同导演的观点,他是一个道德底线比较高,但是不自知的人。在中国过去的100年里,这样的人都比较少。

最后

散场后顿河与观众交流

 

一步之遥的顿河

(王萃/ 文)

柏林2月的太阳似乎格外宠爱这一天——2月8日,阳光格外的好。本期做客LAStammtisch嘉宾顿河,本名阎云飞,是个很随性幽默的大男孩(虽然他本人一直否认),没有一点官僚气,早早就来到Betahaus。访谈前问起为何用顿河作为笔名,他打趣说是自己以前太闹腾,想让自己变得沉静温厚些的缘故。

他曾是一位新闻记者,和搭档在帕瓦罗蒂去世后第一时间来到他的家乡并机缘巧合地成为外媒报道的对象。他是一位媒体人,积累多年的媒体经验后转战电影圈,作为姜文不亦乐乎公司的宣传总监和编剧,任务的繁重可想而知,他却乐在其中,正如他所言,在一个好的制作团队里工作,不是计较做了多少,而是考虑学到什么。他是一个行者,喜欢游走在他方,遇见不一样的人,聊不一样的话题,感知不一样的存在。他也是一个有情怀的作者,翻看《旅行,人生的轻微失重》,从他亲切淡然的笔调中感觉到一颗自由洒脱的心。

此次对顿河的采访,不如说是朋友间的聊天。气氛轻松,像是大家都已熟识。不管面对主持人文文周的提问还是面对台下朋友的提问,他都能敏锐的捕捉到问题,机智诙谐的应答博得在场朋友的笑声与掌声。谈起这次与姜文导演在《一步之遥》的合作,他表示很荣幸能够成为电影创作团队中的一员;也很满意这部电影的前期营销,即使电影的影响力并未达到预设的期望值,亦或在放映后有些观众对《一步之遥》的误读都没有改变他对《一步之遥》整个制作过程的满意。他坦言身为一个更愿意成为电影创作者的电影人,他愿意考虑观众的接受度,但更看重创作者自己的东西,如果只为取悦观众而作就有过分商业的嫌疑。他轻重有度的回答中还时时为迎合大家的好奇心而爆料,满足我们爱“深八”的心。但是从这一点我们可以看出顿河作为传媒人的专业素养。面对有朋友提出的对于未来职业的建议,顿河有些为难,因为在不了解个体的情况下无法给出适宜的建议。但是有两点他特别强调:一、做感兴趣和有能力去做的事情;二、如果从事一个行业,尽量从行业的外围往行业的核心里去。

最后,以“一个物体最尖锐的部分一定是这个物体面积最小的部分”作为结尾。也许有些朋友会觉得不搭调,但来过这次访谈的朋友一定知道。其中缘由不解释,愿大家也能从中得到自己的感悟,就好。

Leave A Comment

*